SPS的临床病理学及有关生物标志物研究
如欲投稿请点击
长按二维码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原文
【Ref: Young ED, et al. J Neurosurg. 2017 Sep 8:1-10. doi: 10.3171/2017.2.JNS153004. [Epub ahead of print]】
散发性外周神经鞘瘤(SPS)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,但是目前对其生物学特征知之甚少,治疗方法也有限。美国堪萨斯医科大学肿瘤生物学科的Eric D. Young等对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,并采用组织芯片评估某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。结果发表在2017年9月《J Neurosurg》在线上。
研究者收集1993年至2011年间291例SPS患者临床数据,包括患者的随访资料。同时采用121例组织芯片评估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表达。SPS的肿瘤体积一般较大,平均直径约5.5厘米。55%患者有疼痛;80%患者接受手术治疗。术后52%患者症状完全缓解,18%改善。85%患者肿瘤全切,均没有复发。16%患者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,4%有远期并发症。
神经鞘瘤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–β的表达显著高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(MPNST),各为2.1比1.5(p=0.004);亦高于神经纤维瘤的1.33(p=0.007)。人硬膜外生长因子受体2(HER2)在SPS的表达高于MPNST,各为0.91比0.33(p=0.002);亦高于神经纤维瘤的0.33(p=0.026)。硬膜外生长因子受体仅在少数的SPS细胞内表达,约占10%,明显低于在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表达,占58%(P<0.0001)或神经纤维瘤的37%(P = 0.007)。SPS多见于表达细胞质存活素,占肿瘤细胞的66%;而表达于正常神经细胞,占46%。但SPS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存活素表达显著低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,分别为24%与50%(P=0.018)。
综上所述,手术全切除肿瘤是治疗SPS的有效方法。然而,并非所有患者都是适合手术切除;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。SPS呈现一种与2型神经纤维瘤病类似、而与其他外周神经肿瘤不同的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模式,提示可能存在着共同的病因。
(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文超编译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,《神外资讯》主编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)
相关链接
神外资讯微信公众订阅号可以置顶啦!!!打开手机微信(6.3.16以上版本),找到订阅号中的神外资讯公众号,打开并点击右上角头像,进入神外资讯详细信息页面后,选择置顶公众号,这样您就可以将神外资讯置顶啦!从此,重要信息不再错过哦!
《神外资讯》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如希望转载,请联系“神外助手”。请各微信公众号、网站及客户端尊重《神外资讯》版权,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“神外资讯”。《神外资讯》,欢迎您转发朋友圈。